您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详细内容

学院新闻

【教师节宣传报道篇(四)】南昌航空大学最美教师:高鸿波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9-11 15:00:59 浏览次数: 【字体:

在创新与育人深度融合的领域里,有这样一位沉潜务实的引路人。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搭建学术阶梯,用师者仁心守护学生成长,在无损检测的教学科研中持续开拓新局面。他就是荣获“最美教师”称号的高鸿波副教授——一位既能在科研攻关中展现锐意进取,又能在三尺讲台上传递智慧火光的卓越教育者。今天,让我们共同聆听高鸿波老师关于教育理念、科研实践与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d91fc335a478a1dfb19171bad777872



个人简介: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昌航空大学创新创业导师,江西省级一流课程“材料加工工艺”课程负责人,国家级一流课程“射线检测”骨干教师,主要从事利用射线与超声检测技术对工程材料进行表征与评价以及失效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委员,失效分析与预防杂志编委。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2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课题及各类横向课题10余项。指导本科及研究生团队在全国失效分析大赛、中国虚拟现实大赛、全国仪器类毕业设计大赛等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20余项,获奖40余人次。

Q1:高老师,恭喜您获得“最美教师”称号。您从事教育事业多少年了?最初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成为一名教师? 

其实我从很早开始就一直对科学研究抱有特别强烈的喜爱和愿望。当我毕业之后,我回顾自己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求学经历,每个阶段都深受我的老师们的影响。他们对科研事业那种真挚的热爱,还有对我以及所有学生们的悉心指导,都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些都让我深受触动。正是因为这些老师们的榜样作用,让我发自内心地希望像他们一样,所以最终我也选择了走进教室,成为一名教师。

Q2:在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最大的动力是什么?您是如何保持对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初心的?

说到最大的动力,其实我最期待的就是能够亲眼看到我们的同学们不断取得进步和成绩,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成就感来源。这些年来我带领学生参加了不少比赛,每次看到同学们在整个过程中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能在我的引导下真正有所收获,从最初的懵懂状态,一步步成长,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这个过程总是让我特别欣慰。更重要的是,看到他们通过这样的锻炼提升了专业技能,将来能够在工作岗位上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也为他们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这就是我最大的工作动力。从科研的角度来说,我真心希望我们从事的这个领域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因为装备制造行业的质量控制环节,对国家的国防安全和经济建设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9a78b52a745439f8f19a4be2d6f6e4d

Q3:您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和品质?在教学中是否有特别的教学理念或方法? 

我们的学生其实都有很好的基础,绝大多数都是一本专业录取的,学习成绩优秀,动手能力也很强。但我发现刚入学的学生往往存在一个问题:虽然基础很好,但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比较迷茫,在人生规划方面迫切需要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老师应该扮演好路标和引导者的角色。就像一个人刚走进大型商场,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可能会不知所措,这时候就需要有人指引方向。我的教学理念特别强调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丰富的案例教学,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采用问题驱动式的学习方法。这样避免了单纯从理论入手的枯燥,让学生始终保持着明确的学习方向。

Q4:能否分享一两个您在科研或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之间发生的、让您印象深刻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其实有很多,我特别想分享一个关于一位已经毕业的学生的故事。他现在已经在深圳大学读研了。记得他最初找我的时候,是从一个"三小"课题开始的,他提出了一个关于无痛检测的课题想法,请我指导。起初我觉得这个课题比较简单,但后来他的想法越来越成熟。正好那时我带领学生到331厂实习,这是一家航空制造企业,他们提出了将人工检测自动化的迫切需求,想要节省宝贵的人力资源。我就带着这位同学一起深入工厂调研,与厂里的技术人员深入交流。这个过程中,这位同学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主动组建了一个团队,找来不同专业的同学,有的负责电路设计,有的负责图像处理模块。我主要帮助他们梳理技术逻辑和功能设定。最终这个项目不仅参加了"挑战杯"竞赛,还成功申请了专利,发表了学术论文。最让我欣慰的是,这位同学考研时虽然与第一志愿厦门大学失之交臂,但凭借这个项目经历,被深圳大学看中并录取。看到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获得成长,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和成就感。

Q5:获得"最美教师"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您个人的认可,也体现了学生们对您的深厚感情。您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特质? 

我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最基本的。其次要真心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享受与学生相处的过程,愿意倾注心血指导学生。第三还要有很强的亲和力,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应该是朋友般的感情。现在很多学生可能还是与老师有些距离感,我们需要主动打破这种隔阂,让学生愿意主动与老师交流想法。我始终认为,教育的真正成功在于学生能够超越老师。我们很多毕业多年的学生现在取得的成就都远远超过了我们,这是最让人欣慰的。而且我们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不会随着毕业而结束,我们保持着长期的互动,他们遇到技术难题会来找我讨论,而他们带来的业界最新动态也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相长的关系让我觉得特别珍贵。

Q6:对于即将毕业并可能投身科研或相关行业的学生,您有什么建议或寄语? 

我对我们的学生最大的感受就是他们既有热情又踏实肯干,这是很可贵的品质。但我也想提醒同学们,比赛获奖或者完成项目只是一个阶段的成果,真正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起来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不要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要继续深化研究。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现在有些同学还倾向于单打独斗,实际上团队协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通过项目驱动式的学习方式,你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这种学习效果远远超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认清行业发展趋势,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Q7:展望未来,您对自己在教学、科研或个人成长方面有哪些新的规划或期待? 

在教学方面,我希望能系统地总结这些年的教学经验,让更多学生受益。虽然之前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走过一些弯路,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我特别期待能有更多年轻教师加入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推动专业建设和发展。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让更多师生受益,把我们的专业办得越来越好,为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在高鸿波老师的悉心引领下,一批批青年学子在无损检测的创新领域中突破自我、崭露头角。他们的成长与突破,正是对高老师“以实践促创新,以匠心育人才”教育理念的最佳印证。荣获“最美教师”称号,不仅是对高鸿波老师教书育人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他始终坚持“教研相长、师生共进”教育实践的崇高褒奖。面向未来,高鸿波老师将继续以开拓者的姿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培养具有扎实专业能力和创新视野的新工科人才持续贡献力量。在这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教育征程中,他既是学生学术研究的指导者,更是人生航程的引路人,用智慧与关怀陪伴每一个成长脚步,共同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一审:程璐     二审:熊祝伟    三审:雷轶)

责任编辑:葛爱英